發布時間:2023/3/7 9:35:46編輯:Ma Liang
已有872人關注
合肥物質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深入開展科技創新巾幗行動,在重大科技攻關任務中貢獻了巾幗力量,2個團隊和2名個人獲全國榮譽稱號。
近日,全國婦聯發布《全國婦聯關于表彰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和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的決定》。其中合肥物質院磁場與環境生物學創新團隊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航天產品質量保障團隊獲“全國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吳麗芳、劉靜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榮譽稱號。
磁場與環境生物學創新團隊依托強磁場大科學裝置,以中科院強磁場與離子束物理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和環境毒理與污染控制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為載體,面向磁生物學與磁醫學領域,率先搭建了≥20T強磁場生物樣品檢測平臺,研究了生物樣品微觀磁學特性及其與強磁場的相互作用機制和穩態磁場的生物安全范圍,開發了其在抗腫瘤,糖尿病和外科手術中的潛在應用;面向環境與健康領域,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突變高通量檢測技術,闡釋了環境典型污染物健康危害的遺傳毒理學作用機制及毒性干預策略。
磁場與環境生物學創新團隊
航天產品質量保障團隊始終秉持“131”業務宗旨,立足崗位奮力創新,提高航天載荷質量保障能力和水平;愛崗敬業勇擔使命,積極服務航天載荷產品研制;無私奉獻團結抗疫,保障多載荷在外地的外協試驗與聯調。2018年至今,航天產品質量保障團隊已高效保障了12星16個光學遙感載荷的研制、交付和發射任務。研制的“大氣主要溫室氣體監測儀GMI”和“大氣氣溶膠多角度偏振成像儀DPC”搭載于高分五號,獲得2018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事件;“高精度偏振掃描輻射計”搭載于環境減災二號01組A、B星入選2020年度中國遙感領域十大事件。
航天產品質量保障團隊
吳麗芳研究員2009年作為離子束生物技術與植物分子生物學交叉領域學術帶頭人應召回國,立即把發表在《Nature》論文中的水稻抗病基因與致病菌相互作用理論應用到小麥抗病品種選育和環保農藥產品研發,建立了我國首個基于多學科交叉的小麥赤霉病綠色綜合防控體系;相關技術產品在國內外推廣應用,獲孟加拉國農業獎。將理論聯系實際,以中低產田提質增效為目標,聯合20多所大學和科研院所的知名專家,打造了我國首個農業全產業鏈技術集成和示范樣板——第二糧倉科技工程,為國家中低產田改良提供了系統化工程化解決方案。2020年開始帶領團隊在國際上率先開展生物育種工程化研究,謀劃建設合肥智能育種加速器大科學裝置平臺,打造育種4.0示范工程,致力于為我國育種跨越式發展做出基礎性、前瞻性的貢獻。
吳麗芳研究員
劉靜研究員2013年回國后,主要圍繞健康中國戰略,以中國高發的重大疾病的臨床用藥需求為導向,著重研發針對癌癥分子分型的新型小分子靶向藥物并探究相關腫瘤病理機制,發展腫瘤精準靶向治療的新策略。近年來團結帶領科研團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攻堅克難,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科技成果。針對臨床藥物使用中出現的安全性、耐藥性等問題,通過藥物與激酶多結合模式變換組合的設計策略和藥物化學等方法先后研發了十余種針對不同癌癥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小分子臨床前候選藥物,其中一種針對急性白血病的國家1類創新靶向藥物正在進行臨床II期試驗,針對淋巴瘤、胃腸道腫瘤和晚期惡性實體瘤的三個1類靶向新藥進入臨床I期試驗階段。
劉靜研究員
相關新聞